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簡介TTI Insight DISC

不知道大家對DISC的認識有幾多呢? 😆利申,因我無讀其他機構的DISC課程,我不能客觀地比較有甚麼不同。不過,我可以簡單介紹下DISC 是甚麼TTI Insight DISC又 是怎樣的。

經驗: 
以前中學讀書的時候,接觸DISC是因爲教會傳道人想與我們一同探索自己的性格,枱面上有一大堆詞語中選舉最能形容自己的性格或特徵的詞語字條,詞語字條後面有顏色標記,將相同的顏色分類,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性格特質。紅色DDominate)支配型黃色IInfluence)影響型綠色SSteadiness)穩定型藍色CCompliance)遵從型,最多字條的就是代表你最似你的性格。那時候,好深刻的印象是: 下!這麼膚淺!!將六十億人就簡單地分左4個 類型,會否太兒戲呢? 之後,個傳道人同我們解釋不同字母有甚麼的意思及帶甚麼的行為性格,那時自己因先入為主,也沒有將傳道人的說話專心聆聽,又或者自己當時都不太了解自己,覺得傳道人形容我的行為性格也不是太相似。直至學完在a4cf上完PD後,自己很有動力再去了解自己更多,所以就參加了a4cf第一屆舉辦TTI Insight DISC在香港舉辦的課程。

DISC 簡單歷史發展: 
DISC語言不只是近年興起的,人們在早前已開始對人類進行觀察並關注他們的行為差異的發展,是基於可觀察的行為。公元前444年,西西里醫學院的創始人Empedocles 認為一切是由四個“根源或元素組成,如土、氣、火和水。到公元前400年,人類的觀察家Hippocrates相信氣候和地形影響人的行為和外貌而帶不同丟行為情緒,更用四種情緒與4種體液相連繫 (可參考分類VS定型文章)。之後有羅馬人 Galen論及了四種體液和行為氣質帶影響。著名的德國心理學家Carl G.Jung亦發表了「心理類型」, 有四種心理功能如思考、感知、感覺和直覺,外內向是在功能之上的分類。Willian Moulton Marton 就是DISC語言的主要研發者,1928年出版了「正常人的情緒」這本書闖述了我們今天的理論。

四個行爲緯度指的是甚麼?請參閱另一篇文章😉

TTI Insight DISC
TTI Insight DISC1984年,是首家開發並引進DISC模型線上問卷和個性化報告的生成系統。TTI 提供30多種測評問卷,具有點多種語言可供使用,並遍佈有在個國家。網上測評問卷,只要用15-20分鐘在網上完成測評問卷後,TTI Insight DISC 便可以即刻發送有關的個人報告給用家。個人報告裡3大部份,有DISC行為風格Motivator激勵因子行為和激勵因子的融合。這份專業報告有37頁,裡面有一般特徵、對公司的價值、溝通建議清單、溝通提示、觀念和看法、潛在的行為和激勵因子優勢、潛在的行為和激勵因子衝突、激勵的關素及管理的關鍵因素。TTI Insight DISC60億人放在384份獨特的報告,比16型人格或九型人格只放169個類型更多。當然,人類不止是916384種類型,只是一種分類而已,及384大部份應用已足夠。TTI Insight DISC的獨特地方是有一項的激勵因子,可讓參與者了解甚麼是參與者最能感滿足感的東西及工作的推動力。另外,行為風格亦有分自然及適應,可以讓參與者現在的工作處於一個怎樣的狀態及適應風格裡有多大的變化。

不過,自己個人會覺得一份專業報告包行為風格報告及激勵因子報告,價值$790 ,都真的不便宜。幸好,現在有$98學生青年版,當然容都較少的,好像只有19頁。如果一個專業的解讀員,用這份19頁的的青年版,我相信沒有難度。雖然報告容準確度高,又方便,大家只是上網測評就可以。但是,我仍然有一個疑問,如果以小組進行,便需要活動前做網上測評,香港人有幾何會先做好準備,再SD給解讀員,應用性帶幾高呢?對於個人解讀,已做過4次╴過程處理還是可以,容易一點。不知道其他DISC 評估又是怎樣的呢?是否好像我中學時接觸的DISC 呢?如有朋友有其它DISC 的評估,可大家互相交流認識。

如想了解TTI Insight DISC更多,可CLICK上去查閱更多。
 Motivator Report ($450)
Youth Report ($98)












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分類VS定型

我們有多認識自己呢?
由公元前460,古希臘開始,人類已會從人的「體液」來命名不同脾性類型。其中,最著名希波克拉底(前460年-前370年),為古希臘伯里克利時代之醫師,會將脾性分為:黏液型(過多的黏液產生鎮定、冷淡、和無動於衷的脾性)、憂鬱型(過多的黑膽汁使人產生憂鬱和認真丟脾性)、膽汁型(過多的黃膽汁使人產生熱情和樂觀的脾性)、多血型(過多的血液愉快和激昂的脾性)
柏拉圖在《理想國》的「社會角色」下定義與希波克拉底的體液論帶密切的關係。「理想思維者」(思想家和邏輯研究者)、「管理者」(實際和富常識╴惑照顧別人和訂立法例)、「理想主義者」富直覺和敏感,能維護社會的道德和倫理價值。最後一類--「藝術者」(以熟練和實際的方法製造所有事物和執行所有事情。)

到近代,被人認為性格類型理論的始創人--瑞士心理學家容格(Carl Jung)。容格把四種類型
形容為智力導向、身體導向、感覺導向及直覺導向。而十分著名的16種人格MBTI(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亦是由Kathryn Cook Bridggs and 她的女兒Isabel Bridggs Myers 從容格的研究工作中得到啟發。不同性格類型的人,他們應對喜好、特性和性格取向都會以自己的偏好去搜集接受資料、選擇生活方式等。 16種性格類型被分為四個基本脾性類型: 「憑直覺推理」、「以知覺判斷」、「憑直覺感知」和「以知覺感知」。

慢慢發展帶PD(待續)。。。
近排仲學埋TTI-DISC (可參考TTI網頁,亦可留意來緊建立的網誌

人類會將性格分作不同的類型,在生活裡,我們亦都會習慣分類。例如,我地會將一大堆不同種類的動物會從四隻腳、兩隻腳、或在不同空間生活而分類,即使我們將一樣動物如狗怎樣分類,它仍是一隻狗,只是用不同的角度認識它。正如認識自己一樣,我們可以從PD、MBTI、DISC 、九型人格等不同的工具來了解自己,但我們仍然是我們,不要用這些性格類型來定型自己或局限自己。人完成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至少有框架、模型對自己的行為進行預計。所有的性格工具都是協助自己認識了解自己及別人,繼而提升自己與不同合作、溝通的能力。

人不是孤島,每天都要與不同的人接觸,而每個人與自己總是不一樣,有一些總是額外投契,有些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就開放的態度接受每人都是獨特,世上沒有兩個我,除非你是我。